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黄泛区什么意思(“黄泛区”背后的地学故事)

时间:2024-12-06 08:01:46

“黄泛区”单从字面讲,就是指黄河泛滥的区域。

据有史料记载以来黄河决口就达1500多次,改道26次,每一次决堤改道都有它的“黄泛区”。

事实上,现在我们一般所讲的“黄泛区”特指1938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附近的花园口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当时的黄河水沿贾鲁河入颍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没河南、安徽及江苏三省所属四十四县。

“黄泛区”的历史发生在中华民族最悲惨的时刻,是中华民族被逼到绝境后,生生在自己身上划出的一道深深地流淌着鲜血的伤口;这里包含了百万“黄泛区”人民生命的代价;这里包含了千万“黄泛区”人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忍饥挨饿的代价;这是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民族疤痕;这是用老百姓的命、用黄河这个母亲河,去拖住敌人的刺刀。

黄泛区范围分布示意图

1、历史回放

郑州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北部的黄河岸边,黄河公路大桥从这里经过。当时还没有郑州市,这里属于“郑县”北部。1938年5月,国民党军队在徐州与日本侵略军会战中,溃不成军地突围至郑州,日寇继续沿陇海铁路向西侵犯,逼近并攻占开封,郑州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蒋介石为阻止日军继续西侵,南犯武汉,确保黄河南岸郑州至许昌一线,缓解对洛阳、西安的威胁。一方面命令炸毁了郑州黄河铁路桥,一方面命令开封守军主动撤退。同时接受陈果夫、何成珑等的建议,决定挖开黄河堤放水阻挡日军西犯。利用正处于汛期的黄河,在南岸决口使黄河水沿故道直奔徐州,企图利用黄河水的泛滥造成日寇的机械化部队失去效能,以摧毁其战斗力,使日寇打通津浦之企图成为泡影。

当时程潜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程潜接受任务后,随即命令维二十集团军司令商展执行掘堤任务,先在中牟县境的赵口掘提,三次未成,这时开封已经失守。

1938年6月9日,在花园新八师防区内掘堤成功,掘口宽约4公尺,截至9日,20时掘口处被水冲开达40公尺,水深丈余,浪高1米。6月11日蒋介石又密电伤令程潜,宣传敌机炸毁黄河堤岸。

混浊的河水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鲁皖苏四省44个县的黄泛区。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颍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次洪灾,河南、皖北、鲁西南、苏北西部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河南、鲁西南、皖北、苏北西部四省地区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

黄泛区历史照片

黄河下游故道逐渐干涸,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彻底改道。由于没有固定的河道,新黄河滚来滚去,这样在河南、鲁西南、苏北西部、皖北四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沼泽区,也就是黄泛区。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

黄泛区历史照片

历时8年零9个月,横冲直闯的黄河才重归故道。但是黄泛区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耕植条件严重恶化,继续给当地人民造成灾难,直到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转。

著名作家李准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大河奔流》再现了当时的惨状。

大河奔流剧照

2、花园口为什么能决口

黄河从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桃花峪景区向东,进入下游河段,两岸没有了大山的阻挡,河道陡然变宽,河水流速骤降,泥沙开始大量沉积,逐渐形成地上悬河,到花园口附近,河床高度一般在95米左右,而东南方向的中牟县城附近现在的海拔高度也仅有77米左右,县城南部的贾鲁河的海拔高度也就75米左右,相对于花园口附近的黄河河床高差达20米;在中牟县城北掘堤的赵口,现在也是一个黄河取水口,这里的河床底部高度86米,相对于中牟县城高差为10米左右。巨大的高差河水很容易外泄。

3、黄河水为什么会向东南滚滚而去

发源于郑州市周边黄河以南的所有河流均呈南东走向,流入淮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河流走向,这主要还有受控于隐伏的断裂构造带所控制。

黄淮平原构造分布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河南省南部为秦岭-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这里是我国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碰撞挤压的区域,强烈的挤压作用,这一区域的地层和构造均成北西向展布,这种构造布局一直影响到河南的中部地区,郑州的东南部尽管为平原区,但平原上泥沙沉积层底下,隐伏着一系列这个方向的断裂带,这些地表看不见的断裂带实际上在控制着地表流水及地貌形态的微细变化。

相反,河南的东部地区,由于曾经遭受到太平洋板块在中生代时期的强力挤压,到新生代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又导致了大陆内部地区发生大规模的裂谷作用,在造成太行山的强烈隆升的同时在华北平原区产生了大幅度坳陷,形成规模庞大的华北裂谷带,裂谷带内发育了一系列的短陷与坳陷盆地,代表性的有安阳-新乡-濮阳坳陷;洛阳-济源坳陷;郑州-开封坳陷;汝阳-平顶山坳陷;鹿邑-沈丘坳陷;南阳-吴城坳陷等,每一个坳陷内部又发育有不同规模的次一级凹陷,这些坳陷区在河南省境内整体表现为向东南开口的簸箕状。

坳陷区内的构造形迹,特别是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南部比较密集,向北变得相对稀疏,基本上表现为北部宽,南部窄的“V”字形,“V”字形核心基本上在息县-周口-兰考一线,该线以西的构造形迹北西方向比较强烈,控制着这一区域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的走向;该线以东的构造形迹北东方向比较强烈,在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表现为密集的“棋盘格子状”这种构造格局以息县周边最为特征。

继续向东受南部大别山造山带方向的影响,以近东西向为主,继续向东受中国东部近南北向郯庐大断裂的控制,构造性质彻底改变为郯庐大断裂近于平行的北偏东方向。在上述河南省的“V”字形坳陷区构造格局的控制下,河南的地势走向也是向东南为最低,河南省海拔最低点在固始县三河尖镇建湾村,淮河东流,即将出固始境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夹角,呈“尖状",一条长堤窄窄细细的,一头连着建湾村,一头连着淮河岸,像极了老鼠尾巴。“尾巴"的东侧,邻堤毗水的地方,立着一个牌子,注明了辖域与高程,这里便是河南省海拔最低点也是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华北平原基底构造单元示意图

综上所述,从郑州花园口向东南方向为一明显的低洼地带,一系列河流沿着这个方向流淌向南东方向,流出河南,流向安徽、流向江苏。从高程数据看从花园口到江苏洪泽湖直线距离为490公里,海拔高度从95米,降低到10.5米。至今高差仍有84.5米。

因此,花园口黄河决堤后黄河水西边以贾鲁河-颍河-淮河原有河道为核心左突右漫,东边沿着涡河河道左突右漫,形成黄泛区。最后在怀远附近汇合于淮河,汇合后沿淮河两岸形成黄泛区;经蚌埠,从蚌埠东部的地貌隆起区的低洼处,进入洪泽湖,最后进入长江。

洪泽湖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淮平原。洪泽湖北为徐淮隆起带,南部为张八岭隆起,西部为郯庐大断裂。碧波万顷的洪泽湖水,湖底海拔高度只有10.5米,它东部的里下河平原平均海拔小于9米,因此洪泽湖是典型的“地上湖”。它高悬于苏北大地之上,是我国著名的“悬湖”,洪泽湖之所以成为“悬湖”是古黄河侵占淮河入海通道所致。

4、黄河形成之前的“华北古湖”演化史

在距今大约1.3-1.4亿年之前的中生代末期,华北平原与西边的山西高原本为一体,随后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华北板块因为受到东部太平洋板块的强烈挤压,西部的太行山、大别山、秦岭山区等地隆起成山,使白垩纪及其以前的沉积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褶皱和压性-压扭性断裂。

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太平洋板块向对欧亚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在濒太平洋区域形成巨型活动构造带,应力场从北西-南东向的挤压转为拉张,区域地壳进入强烈活动状态,断块运动成为区域构造的主要形式,东面沿大型断裂下陷,山区与平原的轮廓开始解体,产生了若干断块山和断陷湖,形成华北古湖群或华北古海湾。

此时,河南北部地区山体走向在平原北部为北北东;南部则呈近东西向,中部通许隆起以北的湖泊间相互连通,而与南部周口湖相隔离。当时为湿热气候条件,雨量充沛,山区剥蚀产生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湖盆中沉积,形成了一套紫红色河湖及湖沼相砂砾岩、砂岩、泥岩组成的堆积物。东明断陷濮阳一带厚度约4000 m,汤阴断陷鹤壁新区厚度约940 m,而内黄隆起和通许隆起无沉积。

进入新近纪以后,盆地普遍拗陷下沉,湖水浸漫全境,仅内黄隆起孑立若干孤岛。沉积了一套河湖相的蓝灰色砂岩、砂砾岩与紫红、灰绿色泥岩互层。堆积厚度开封拗陷中的开封市1900m,原阳为2500m;东明断陷中的长垣1800 m;内黄隆起中的濮阳为900 m;太康隆起中的通许为100m。至新近纪未湖盆萎缩,形成大面积的湖积平原。

进入距今大约260万年的第四纪以后,早期在太行山和嵩山东麓形成冲积扇堆积倾斜平原,由近山河流及冰碛、冰水堆积而成,见多层泥砾层分布。当时黄河还没有形成,已经初步形成的黄河河道接受来自周围支流的大量泥沙,在山前形成冲积扇,但范围不大,只到达开封西,湖泊退缩到濮阳、兰考、太康西一线以东,到商丘东的地势低洼地带,广泛分布湖相、河湖相堆积。地形从温县向东,到开封、长垣最低,由0 m降至-100 m,向东北、东南方向倾斜,东北濮阳一带-80 m,东南鹿邑一带-60 m。

到距今大约78-12万年的中更新世时期,气候由冷变暖,山区地壳抬升,河流侵蚀加剧,山前冲积扇发育。孟津以上的河谷已朔源侵蚀到小浪底上游的石井河流域,到中更新世末期,黄河雏形已经形成,时常有从三门古湖外泄的黄河上游来水,这时的黄河冲积扇初具规模。冲积扇北抵河北省大名(冀),南达杞县,东越开封。河道带更加发育,呈放射状向东北、东、东南方向延伸。河湖洼地相对缩小,只在南部睢县-商丘-夏邑的低洼处分布。鲁西山前的冲积扇和河道带到达台前、虞城、永城等地。自武陟(标高40m)向东倾斜,开封洼地-20 m,东北濮阳、南乐(-40 m)最低,东南商丘-10 m。在郑州西邙山一带开始堆积风成黄土,厚70 m。

黄河形成之前早更新世-晚更新世华北古河流沉积变化

到距今大约12万年的晚更新世初期,气候湿热,又是一个河流侵蚀期,朔源侵蚀,打通了分割三门峡盆地与垣曲盆地的分水岭。至此黄河方真正得以贯通三门峡东流,携带从黄土高原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东流入海并将泥沙堆积到下游平原。黄河冲积扇体范围达到最大,扇南翼前缘已达安徽淮南-蚌埠,冲积-湖积相和沼泽相分布在其前缘洼地;北翼超过河南内黄、清丰、山东聊城、鄄城、东明;东翼到达曹县、定陶附近。从砂层堆积的厚度和宽度看,黄河河道带的主流方向以东北为主,其次为东南。平原地形从武陟(90 m)向东北和东、东南方向倾斜,南乐(15 m)、台前(10 m)一带最低,商丘永城(15 m)较低。

距今大约1万年的全新世华北平原尚残存有许多湖沼洼地。据6世纪《水经注》记载有5 000余个。北部有文安洼、白洋淀、大陆泽、黄泽、鸡泽等,南部有荥泽、圃田泽、逢泽、荷泽、大野泽等。由于泥沙淤积而先后消失。如战国时位于郑州以东的圃田泽,是黄河下游鸿沟水系的巨大调节水库,《水经注》记载的范围仍跨中牟、阳武两县,东西长20多公里,南北10 km,元、明时演变为沼泽,清中以后已淤平。大野泽原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古时为济、濮二水所汇,唐代时南北长150 km,东西宽50 km。后因水系变迁北移,成梁山泊,宋时尚绵亘100多km。金以后黄河南徙,逐渐淤平。

5、黄淮平原一部血泪斑斑的“黄泛”史

“黄泛区”的名字起源于花园口决堤,因为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灾难,这次决堤给当代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历过这场灾难的许多人还健在。但是,纵观黄河与黄淮平原的形成历史,这种灾难还有很多,整个黄淮平原,可以说就是一部血泪斑斑的“黄泛”史。

黄淮平原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华北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地,东到黄海,渤海海滨,北依燕山,西南至桐柏山,大别山,东南到淮河跟长江下游平原相接,是我国第二大平原。整个平原以黄河为分界线,分为两部分:北部属于海河流域,也叫海河平原;南部属于淮河流域,也叫黄淮平原。两个平原自然条件有所差别,但其形成都和黄河紧密相关。

黄河下游决口扇分布图

历史上的黄泛区分布范围示意图

6、黄河泛滥与黄淮平原形成

距今大约15万年前后,黄河切穿三门峡基岩山地,与小浪底的八里峡贯通,进入平原或它的前身华北古湖。

黄河带来大量的泥沙,像天马行空到处奔腾、游荡,北走冀津、南闯豫、苏、皖。把所挟带的黄土到处扩散,填满了湖泊、沼泽,堵塞了大小河流和港湾,引发了滔天洪水,同时淤积成数以万顷良田和沃土。

黄河自大禹治水时的故道(简称北道),变成近代的豫鲁间干流,历经几千年。黄河下游大小决徙约有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26次。水灾波及的范围,略呈折扇形,其结点在郑州附近,北至天津,南达淮河,纵横达2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几次较大的黄河改道分别是:

(1)具有记载的最早黄河故道--禹河故道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是妇幼皆知,距今大约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黄河在广袤的华北大地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大禹的父亲就在为治理洪水奔波,大禹子承父业,为治理黄河水的泛滥,“三过家门而不入”,谱写了我国治黄史上不朽的篇章。大禹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治理黄河的泛滥。他的功绩记载在《汉书•禹贡》上。该书记载,战国或战国以前的黄河故道自郑州附近向北折,经豫北、冀南、冀中,东北流至今天津附近入海。

今河南武陟、浚县向北流,至河北平乡北,东北流分为九河,最北支为干流,北流至莘县南,折东北至静海入海。据《山海经》,上述的河道由莘县东北流至霸县南,向东流至天津入海,这是大禹治理后最终形成的河道,就是所谓的禹时故道。这是黄河自有记载以来最偏西北的河道,有专家认为禹河故道是黄河最为理想的河道,因而历代都有主张恢复禹河故道者,但从未实现过。

据野外调查,自武陟城北,沿北东方向经获嘉丁村、照镜、新乡市东南角、卫辉城东、滑县城、浚县城东,由大伾山往北经内黄北高堤、楚旺一带进入河北。现在的地表古河流遗迹明显,宽3~6 km,高出两侧平地2~4 m,最高达5 m以上。岩性同现代黄河河道一样为浅褐黄色粉土、粉砂。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曾在获嘉县古河道粉砂中所夹灰黑色淤泥采样作14C测定年龄为4400年,据此认定为禹河故道无疑。大禹时采用疏导法,“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国语、周语下》),河流“水由地中行”(《孟子·滕文公下》)沿途有湖泊相连,并且为多股散流。

在TM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可看出,禹河故道虽经后期人类活动改造及太行山前冲洪积扇的掩埋,但其灰白色-浅青灰色的蛇曲状河道遗迹仍可连续追索,并且还可见到古河道背河洼地湿沼地、古河道漫滩与河床相伴生。禹河故道到春秋战国时已淤积变为地上悬河。在西周时代就有了堤防。河水多次泛滥,并且各诸侯国互相攻伐时,多次决口以水代兵。公元前602年的西汉时期,发生了黄河历史上第一次大改道。

(2)历经613年的西汉黄河故道

公元前602年的西汉时期,黄河在河南省的浚县宿胥口(含淇河、卫河合流处)决堤改道,东行漯川(古河道名),经今滑县、浚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大名、馆陶、临清、高唐、德州、沧州,在黄骅西南入渤海。

据《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西汉时的黄河故道自今河南浚县经滑县、濮阳、河北大名、山东高唐,折北流经德州、河北南皮,又东北流至沧州东北入海。西汉时贾让说:黄河下游有连贯堤防始于战国。那时齐与赵、魏以河为界,各距河25里修筑大堤,堤距50里,宽立堤防,使洪水有了一定约束。至西汉时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沿河两岸群众与水争地,在宽广滩地上层层筑堤,围护田园,堤距逐渐缩窄,堤防有了修守,形成固定河道。到西汉末河患不断,此河道行河613年。终于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在今濮阳市西),改道东流,为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经野外调查,地表遗迹明显,为走向北北东向,宽10余km的多条带状高地,高出两侧地面1.5~2.5 m,河床质砂经风吹扬形成北东向延绵不断的砂丘,高3~4 m。左大堤称“古阳堤”新乡县一带有残留,堤基宽30 m,顶宽6 m。右大堤在原阳一张固堤、滑县老城、濮阳西南一带有残留,基宽20 m,高出背河5~6 m。黄委会徐福龄等根据河堤调查资料复原古道为:北堤西起今河南武陟余原村,经新乡秦堤、汲县大张庄、浚县了堤头、内黄县马集、大名苏堤、曹堤至黄金堤上;右堤起自今原阳磁固堤,经黑羊山、延津县新丰堤、胙城、滑县沙店、浚县三道庙、濮阳卢寨、大名金滩镇、山东冠县尹固以北。

(3)历经970余年,800年不曾改道的东汉故道

公元11年也就是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今濮阳西北长寿津)决口改道,改道后的流路大体是经濮阳、范县、清丰、阳谷、聊城、禹城、临邑、商河、惠民,于利津入渤海。长寿津以上仍行西汉故道。另据《水经注》和《元和志》记载,东汉至宋初的黄河故道自濮阳南东北流经山东聊城、荏平南折北流经禹城西,又东北流至滨县南入海“唐末至宋初决口多次”。

据史料记载,西汉末年,黄河、汴渠决坏,水患持续60余年,到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诏和王吴共同主持了对汴渠和黄河的综合治理活动。王景依靠数十万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从濮阳城南到渤海千乘的千余里黄河大堤,另一方面又整治了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门。不但使黄河决溢灾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黄河、汴渠的水力水利资源。王景治理后的黄河河道,大约穿过东郡、济阴郡北部,经济北平原,最后由千乘入海。总的来讲,河道流经西汉故道与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较近,地形低下,行水较浚利。由此,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安流时期。自此,黄河800年不曾改道。

王景治河,自河南荥阳至山东千乘海口,修筑了千里大堤,使黄河水就范,直至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从濮阳商胡埽决口北徒,形成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此河道计行河970余年。

西汉与东汉时期黄河故道位置示意图

王景提出黄汴分流,漕运无患。修筑黄河大堤,此后 800 年,黄河无重大改道。

根据调查,濮阳以下,河道漫滩、河床形态残留较好。河道高出两侧地面2 m左右。其左堤在山东莘县残留较好,右堤已被培修成现黄河之遥堤-北金堤。卫星影像图上可看出东汉故道的决口改道处有宏大的决口扇存在。

(4)行河仅仅80年的北宋故道

行河近千年的东汉故道到北宋初年决溢频繁,且多发生于濮、滑之间。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再次在商胡埽(今濮阳东北)决堤,黄河改道后自濮阳东北折西北流,经内黄东,北流经河北大名、南宫、枣强、武邑、献县至青县南由今运河经天津入海。宋人称此道为北流。至嘉佑五年(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附近决口,东北流经山东冠县、夏津,略循马颊河至冀鲁交界处入海。此为宋人称的东流。此后,北流往往西决漫入漳河,东决漫入永济渠(即卫河)。1048年河决商胡埽(今濮阳清河头),向西北经清丰、内黄、南乐西出河南,过河北大名与聊城之间至天津入海,史称北宋北流。公元1064年河决魏郡第六埽(今南乐县梁村一带)分了一支汊流即北宋东流,又名二股河。此后北流、东流交替行河,直到北宋灭亡,计行河80年。

据专家调查资料,商胡故道地表遗迹清晰,即是现在濮阳到清丰的猪龙河。其古河床、漫滩沙地极易辨识。从濮阳至南乐一带的卫星影像图上北宋河道在濮阳附近脱离东汉故道向北而去。

(5)人为决河,历经723年的明清故道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开封留守杜充,为抗金兵,在滑县李固渡决河南泛,从此黄河夺淮入黄海,这是一次人为大改道。

据史料记载,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于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河道东决夺泗水入淮,自后河道混乱,重要决口西移,正流不再经浚滑间,东流由马颊河、徒骇河或北清河入海。

明万历初,潘季训治河成功,故道大致即地图上的淤黄河,此后虽经常决徙,不久皆引归故道。大致南决以入涡为多,北决皆归大清河(即北清河)。之后由于政局不稳,河无定道,直到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为保漕运,在黄河北岸加修遥堤,从胙城到江苏丰县即太行堤。

1546年以后开封至砀山修建南岸堤防,公元1570年以后经潘季训“束水攻沙”治河方略的实施,到万历年间已全面整修完善了郑州以下两岸堤防,使黄河归于一槽,结束了分流局面。这条河道行经今郑州、中牟、开封、兰考、商丘、虞城、曹县、单县、丰县、沛县、砀山到徐州合泗入淮,由宿迁、泗阳至连水下云梯关注入黄河。明清时期,黄河决口较多,河道淤积严重。至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黄河在丰县蟠龙集决口,入昭阳、微山二湖,屡决屡堵达四年之久,口门以下到徐州河段淤塞,行洪不畅,当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洪水盛涨之际,于河南兰考铜瓦厢险工冲决,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原来的老河道,称为明清故道,计行河723年。

(6)黄河现行河道

1855年至建国初期,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东流,至1875年形成现今河道。此后七十年决口数十次,皆不久阻塞。只有1938年国民党政府挖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颖,涡入淮,至1947年才恢复故道。

桃花峪到东坝头长136 km为明清时的黄河河道,北岸修堤于1494年,南岸修堤于1572年。东坝头以下为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形成的河道,1877年开始修堤。现在的大堤是在旧有堤防和民埝的基础上逐步加修而成的,东坝头以上的堤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东坝头以下的堤防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临黄大堤长1 371 km。堤防高度右岸一般8~10 m,左岸一般9~11 m,最高14 m,临河滩面与背河地面高差,一般3~5 m,最大10 m。

总之,由于黄河、海河、淮河三大水系之间没有坚硬的分水岭,更加助长了黄河的游荡性。历代黄河改道大都以抬高河床,向东南岸决口开始,以“以邻为壑“夺取相邻河流的河道入海而结束,不断变化的黄河河道,就像一把左右摇摆的刷子,不断将灾患带给这里的人们。如此反复多次,从而迁移到如今的河道。

咆哮的黄河,是黄土把它染成黄色,是黄土增添了它的含沙量,也只有咆哮黄河的急流湍水才能携带超负荷的泥沙。只要它流得稍慢一点,就容易沉积下来,几乎是走到哪里就泛滥淤积到哪里。近代的黄河,每年平均输沙量仍高达16亿吨,其中一部分填海成陆,使河口不断延伸,继续在扩大平原。黄河和黄土密切配合,完成华北平原的塑造工作。华北平原的形成是“沧海变桑田”的最好例证。

7、史期黄河演化

黄河下游首次可考而有记录的“黄泛区”事件是发生于唐尧八十年(公元前2297年)。最早记述的河道是《汉书·禹贡》描述的禹河。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宿胥(今浚县淇门)之决是有史料记载的黄河的第一次大迁徙。之后据不完全统计决口达1500多次,改道26次。其中形成大改道有5次,其改道决口点均在河南境内。其泛滥决迁的范围北可达海河流域,注入渤海;南可抵淮河流域,进入黄海,几乎遍布华北平原。

河南省全新世岩相-古地理略图

8、花园口――欣赏黄河的一个窗口

花园口景区位于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东部,黄河大堤南岸。景区是以花园口事件为轴线,大河风光为背景,黄河大堤为依托而建成的水域风光型旅游区,始建于1990年。景区占地面积12.8km2,东西全长10km。

花园口名源及其发展介绍碑

黄河文化在花园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黄河历史在花园口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将军坝是花园口一带黄河大堤的中心地段,也是看黄河的最佳地点;向东看,不远处就是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向西看,连绵不绝的黄河大堤就像水上长城;花园口将军坝西边不远的大堤上,立着一块白色的界碑,就是西界碑,下游还有一块东界碑。当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口门最宽时有1460米,东西界碑之间就是当年花园口决口后的口门;西界碑南侧是个漂亮的花园,名为“扒口处广场”,花园口纪念碑就坐落在这里。

花园口远眺

(1)花园口大河风光观赏点

悬、浊、荡、阔是黄河之奇的四大特性,不同于其他江河,黄河之险不仅表现在河悬地上、险式多,堤似水上长城,河道不稳,来回滚动,复道兢流,忽涨忽竭,体似游龙,还表现在惊涛澎湃、浊浪排空,激流弯转,旋涡连环之势,民谣云:“黄河险,黄河险,浊浪排空船搁浅,行船不朝浪斗去,旋涡送进阎门关”。花园口一带黄河景观的无穷变幻和水天朦朦一色等构成辽阔浩瀚的壮美风光。

大河滔滔

(2)花园口黄河堤防险工

黄河水直接冲刷大提的地段是容易发生冲刷险情的堤段,被称为黄河险工地段。历史上,黄河曾北袭海河,南夺淮河,在华北平原上往复摆动。现行河道在花园口一带,黄河水直逼南岸,其侧蚀作用造成了一系列险工地段,是黄河防汛的重点区域。这里不仅有一系列的堤防景观,而且是欣赏黄河的理想之地。

花园口黄河险工

(3)花园口黄河扒口处

黄河大桥的东侧变为记载者一段历史的黄河花园口扒口处。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在此此炸毁大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花园口事件”,以图阻止日军,却毫不顾及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的百姓会流离失所。当时的扒口处就位于花园口的黄河南岸,这里有一座黄河扒口处纪念碑。

一九三八年扒口处纪念碑

(4)将军坝

将军坝是花园口景区的一处代表性的景观点。该坝始建于清乾隆8年(1745年),后经不断加固,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此修建了一座将军庙,为百姓祈祷黄河安澜之地。庙址就是今天的花园口引黄闸址处,故称此坝为将军坝。将军坝上的大将军雕像取自明朝治水名将伏波的造型。将军坝正对景区主大门,位于花园口景区的中部。

花园口将军坝

(5)镇河铁犀

将军坝的西侧有一座铁犀牛,古代人们认为河患是水怪跤龙在作崇,而水怪蛟龙又害怕犀牛,于是就在黄河边上修建了一座铁犀牛的雕塑,以镇河患,又称镇河铁犀。镇河铁犀是古代黄河水患的见证,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民战胜水患的美好愿望。

花园口险工地段与镇河铁犀景观

镇河铁犀

(6)黄河公路大桥

全长5550米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凌空飞跨大河两岸,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从桥下奔涌而过,一泻千里。黄河大桥始建于1984年,1986年10月1日正式通车,当时号称“亚洲第一大公路大桥”。

花园口公路大桥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标志碑

(7)黄河大堤特色景观游览区

堤岸是河流地貌的边界,黄河下游因没有邙山的阻挡,全部为人工堤防所约束。黄河大堤是人类活动施之黄河的巨大干预工程。

绿色大堤

黄河大提全长达1370 km,犹如“水上长城”。黄河大堤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工程。它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始修筑。至秦统一六国后,以“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才使黄河大堤成为一个防洪整体。后来,历代王朝虽也多次修缮和改建,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黄河大堤也只有4~5 m高的两道土木堤坝,防洪能力极差。建国后,黄河大堤经过不断改造,加高加固,现在巨石砌成的堤坝普遍加高到8~9 m,大大提高了黄河防洪的能力。

目前黄河已成为郑州的“护城河”,郑州黄河大堤也犹如郑州市的北城墙,黄河沿岸,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万亩湿地”、“万亩湖面”、“万亩牧草”、“万亩芦笋”和“万亩生态林”,成为郑州市的“后花园”。

花园口郑州的后花园